反虛假信息法:政府加強對虛假信息的打擊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iStock

反虛假信息法:政府加強對虛假信息的打擊

反虛假信息法:政府加強對虛假信息的打擊

副標題文字
誤導性內容在全球傳播和繁榮; 政府制定立法以追究錯誤信息來源的責任。
    • 作者:
    • 作者姓名
      量子運行遠見
    • 2023 年 10 月 2 日

    洞察總結

    全球各國政府都在加強透過反虛假資訊法來應對假新聞的傳播,並採取不同程度的處罰。 然而,人們擔心誰來決定哪些資訊是虛假的,這可能會導致審查制度。 在歐洲,更新後的自願行為準則旨在讓科技平台負起責任。 儘管採取了這些措施,批評者認為此類法律可能會限制言論自由並被用於政治影響力,而大型科技公司則繼續在自我監管中掙扎。

    反虛假信息法背景

    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多地使用反虛假信息法來打擊假新聞的傳播。 2018 年,馬來西亞成為首批通過法律懲罰社交媒體用戶或數字出版物員工散佈假新聞的國家之一。 處罰包括 123,000 美元的罰款和最高 2021 年的監禁。 82 年,澳大利亞政府宣布計劃制定法規,賦予其媒體監管機構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 (ACMA) 對不符合《虛假信息自願行為守則》的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權力。 這些政策源於 ACMA 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發現 19% 的澳大利亞人在過去 18 個月中消費了有關 COVID-XNUMX 的誤導性內容。

    此類立法凸顯了政府如何加緊努力,讓假新聞小販對其行為的嚴重後果負責。 然而,雖然大多數人同意需要更嚴格的法律來控制假新聞的傳播,但其他批評者認為這些法律可能是審查制度的墊腳石。 美國和菲律賓等一些國家認為禁止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違反言論自由,違憲。 儘管如此,預計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分裂的反虛假信息法,因為政客們尋求連任,政府努力保持信譽。

    破壞性影響

    雖然非常需要反虛假信息政策,但批評者想知道誰可以掌握信息並決定什麼是“真實的”? 在馬來西亞,一些法律界成員認為,首先有足夠的法律涵蓋對假新聞的處罰。 此外,假新聞的術語和定義以及代表將如何分析它們還不清楚。 

    同時,大型科技遊說團體在 2021 年引入了虛假信息自願行為準則,使澳大利亞的反虛假信息工作成為可能。在該準則中,Facebook、谷歌、Twitter 和微軟詳細說明了他們計劃如何防止虛假信息的傳播在他們的平台上,包括提供年度透明度報告。 然而,即使有自我監管,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也無法控制有關大流行或俄烏戰爭的虛假內容和虛假信息在其數字生態系統中的傳播。

    與此同時,在歐洲,主要在線平台、新興和專業平台、廣告行業參與者、事實核查機構以及研究和民間社會組織在 2022 年 2021 月發布了更新的虛假信息自願行為守則,遵循歐盟委員會於 2022 年 34 月發布的指南XNUMX 年 XNUMX 月。截至 XNUMX 年,該守則有 XNUMX 個簽署者同意對虛假宣傳活動採取行動,包括: 

    • 取消虛假信息的傳播, 
    • 加強政治廣告的透明度, 
    • 賦予用戶權力,以及 
    • 加強與事實核查人員的合作。 

    簽署方必須建立一個透明度中心,該中心將為公眾提供一個易於理解的摘要,說明他們為履行承諾所採取的措施。 簽署方必須在六個月內實施該守則。

    反虛假信息法的影響

    反虛假信息法的更廣泛影響可能包括: 

    • 全球範圍內針對錯誤信息和假新聞的分裂性立法有所增加。 許多國家可能正在就哪些法律與審查制度進行辯論。
    • 一些政黨和國家領導人利用這些反虛假資訊法作為工具來維護其針對政治競爭對手的權力和影響力。
    • 民權和遊說團體抗議反虛假信息法,認為它們違憲。
    • 更多科技公司因未能遵守其反虛假信息實務守則而受到處罰。
    • 大型科技公司增加了對監管專家的聘用,以調查打擊虛假信息實務守則可能存在的漏洞。 還可以開發新穎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來協助大規模的審核活動。

    需要考慮的問題

    • 反虛假信息法如何違反言論自由?
    • 政府還有哪些其他方法可以防止假新聞的傳播?

    洞察參考

    此見解引用了以下流行和機構鏈接: